沈陽公布停車費新標準;成都溫江發(fā)力停車場建設;青島今年已建成10個停車場主體
7月24日,青島市召開了住建系統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誓師大會,2020年該市創(chuàng)城測評責任分解中,有35項測評指標涉及住建系統。截至目前該市已建成10個停車場主體。
今年以來,市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局聚焦城市發(fā)展所需,瞄準城市功能短板,在停車難治理方面,目前已建設完成10個停車場主體,涉及泊位4233個。
今年是本輪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決戰(zhàn)決勝的一年,市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局將制定好任務書、施工圖、時間表并迅速抓好落實;將正視短板,堅持問題導向,逐一解決包括緩解停車難在內的任務指標,解決好群眾的難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成都:溫江發(fā)力停車場建設,今年將新增車位1200余個
為緩解“停車難”,去年,成都市溫江區(qū)在新老城區(qū)的學校、景點、菜市等人流、車流較為密集的地方,新建7個對外開放的停車場。今年,該區(qū)將新增停車位1200余個。
目前在建的停車場項目建設情況:鵬程路地下停車場項目,可提供停車位172個,目前項目主體結構已完成,預計今年7月底完工;涌泉派出所停車場項目,可提供548個停車位,目前主體已經完工,預計今年12月底交付使用。
溫江還利用公園綠地地下空間、學校操場地下空間、規(guī)劃點位建設公共停車場。目前,王家院子臨時停車場項目已建成。涌泉派出所停車場、溫江區(qū)實驗學校停車場、鵬程路地下停車場項目主體已完工。除溫江二中和國色天鄉(xiāng)動植物樂園停車場將于明年6月完工外,其余5個停車場項目均將于今年底完工投用,以上項目共計可提供近4000個車位。同時,溫江還開展了花季街、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停車場前期工作,深入論證項目實施可行性,計劃于今年10月份動工建設。
近日,沈陽市發(fā)改委編制和公布《省目錄清單中涉及沈陽市的政府定價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2020年版)。“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作為新增項目納入新版《清單》。
新增加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項目中分為具有壟斷經營特征停車場(庫、泊位)停車服務收費、政府投資建設(設立)的停車場(庫、泊位)收費兩種情況。
其中,具有壟斷經營特征停車場(庫、泊位)停車服務收費包括,車站:小型車4元/小時,大中型車8元/小時;醫(yī)院:2元/小時,連續(xù)停車24小時以內最高20元;景區(qū):3-40元/臺次不等。政府投資建設(設立)的停車場(庫、泊位)收費,白天(計時,7:00至19:00),路內停車按地區(qū)類別1-3元/30分鐘不等、最高限價按類別10-40元/日不等,路外停車按類別1-2.5元/30分鐘不等、最高限價10-30元/日不等;夜間(計次,19:00至次日7:00),路內免費,路外按類別4-5元/次不等。
本目錄清單實行動態(tài)管理,將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政策變化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和公布。各區(qū)縣(市)、各行政主管部門不得超出目錄清單規(guī)定的權限或范圍擅自制定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標準。
受省委托享有定價權限各縣(市)及開發(fā)區(qū)價格主管部門應當編制并公布本地區(qū)政府定價涉企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各執(zhí)收單位應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公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及文件依據等有關內容,自覺接受社會監(jiān)督。
來自廣州的消息,近期番禺區(qū)舉行“新經濟新基建 打造智慧城市”簽約儀式,推動廣州市首個智能地下立體停車庫項目落地。與此同時,近日何賢紀念醫(yī)院智能停車庫、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停車場在番禺正式啟用,為市區(qū)新增了停車資源。
何賢紀念醫(yī)院智能停車庫于7月22日正式啟用,它是番禺區(qū)首個采用世界領先技術的全自動倉儲式平面移動立體停車系統,首期設99個機械停車位。對比垂直升降類機械停車庫,只需原來的1/2時間就能完成存取車輛;對比傳統的平面停車場,土地利用率高,特別適合在大型醫(yī)院、商場等土地緊缺的城市建造。
7月23日,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停車場正式啟用。該停車場設有381個平面停車位,該停車場采用現時比較先進的停車管理系統,可以自動識別車牌號碼、微信繳費,同時,停車場設有完善的監(jiān)控系統,確保車輛停放安全。
來自浙江省寧波市余姚的消息,該市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積極對接甬城泊車平臺,先期對轄區(qū)固定停車場及道路泊位的建設進行改造,共涉及城區(qū)路面車位4000余個。同時,依托“余姚停車”云平臺管理系統,已初步實現停車誘導、無人值守、智能收費、無感支付的管理模式。
7月25日起,新增245個道路公共停車泊位進行收費(免費)試運行,8月15日開始收費。收費開始后,原“余姚停車”平臺功能停用。接下來,涉及1959個現有停車位和245個新增公共泊位,共計2204個停車位,將加速推進、整體打包移入“甬城泊車”平臺,實現全寧波大市通停通付。
余姚市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道路、交通等實際情況,按照“先易后難、分步實施、有的放矢”三原則,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擴大智慧停車輻射范圍,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停車服務。
日照:26處景區(qū)停車場實現“ETC無感支付”
據了解,山東省日照市交通運輸局積極推進日照公交能源集團聯合山東高速集團聯合打造的“ETC—優(yōu)泊智慧停車云平臺”,目前,日照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已接入路側泊位1500余個,封閉停車場68處,管理泊位達到1.6萬個,實現“ETC無感支付”功能的停車場達到26處。
據日照市交通運輸局介紹,今年6月,在市大數據發(fā)展局的大力支持下,日照市ETC智慧停車平臺獲“數字山東”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專項補助資金50萬元,加快了該項目建設進度。
從2019年起該市將ETC應用于停車場開始逐步在市區(qū)推行,今年5月在沿海景區(qū)推行ETC停車場,截至目前實現ETC通道32處,涉及26個停車場。下一步的打算將這個模式推廣到更多的景區(qū),讓ETC充分的利用起來。
下一步,市交通運輸部門還將積極爭取ETC智慧停車試點城市,提升ETC利用率、賦予ETC更多應用場景,進一步完善汽車生活服務,不斷探索智慧停車發(fā)展新前景。
今年以來,河北省滄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以規(guī)范文明停車管理為突破口,實現了“增需促停車規(guī)范、規(guī)范促秩序提升”的目標。據統計,截至7月20日,市中心城區(qū)停車泊位由5月之前的不足8000個增至73207個。
為最大限度挖掘停車資源,該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對中心城區(qū)100條主干道進行停車泊位和停車設施的規(guī)范設置,首批確定具備施劃條件的停車泊位13235個,并組織施工隊伍迅速完成施劃工作。在此基礎上,以“全市、全域、全覆蓋”為目標,將支路、胡同里巷、城市邊角地區(qū)全部納入管理范疇,開展文明停車管理、設計和施劃停車泊位工作。
同時,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推進華北商廈等地停車場作為社會共享試點,共享車位284個;組織中心城區(qū)55家經營性停車場簽訂文明停車管理責任狀;指導智慧泊車公司論證探討住宅小區(qū)車位共享工作,挖掘78個小區(qū)、6.9萬個地下停車泊位資源;創(chuàng)新施劃“住宅小區(qū)夜間11小時泊位”、“3分鐘即停即走泊位”、“學校幼兒園接送泊位”、“20分鐘購物泊位”、“夜間就餐泊位”、“10分鐘如廁泊位”、“限時1小時清空泊位”等7類限時停車泊位3454個,在保證道路安全暢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盤活停車資源,提高泊位利用率。